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1:00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胜诉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胜诉案例 > 征地拆迁

胜诉案例Boutique Cases

数千件成功案例,为万位客户解决法律问题

多户居民强拆案大反转!京云律师硬刚行政机关,法院重锤:强拆违法,补偿必赔!
更新时间:2025-07-07

近日,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刘建华律师、李春辉律师、及张润泽实习律师共同代理了一起房屋征收纠纷案件并取得胜诉。作为原告孙先生等人的代理律师,京云律师团队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确认北京市某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对涉案房屋的强制拆除行为违法,并推动法院撤销其违法作出的《处理意见书》,切实维护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简介

2023年7月,北京市某区人民政府发布《房屋征收决定》,对酒仙桥旧城区改建项目范围内的房屋实施征收。原告孙先生、董女士、任女士、王女士等多户居住的平房位于征收范围内。然而,在未签署安置补偿协议且未获任何补偿的情况下,原告房屋遭遇断水、断电,最终于2024年4月被强制拆除

原告称,征收办在拆除4号楼时故意切断平房用电,并实施断路行为,导致生活严重受阻。为维护权益,原告多次向征收办提交书面申请,要求查处断水断电等违法行为并归还房屋,但始终未获实质性回应。2024年5月,征收办作出《处理意见书》,仅以“封闭管理”为由否认存在违法行为。原告认为,该意见书未对断电原因、房屋拆除主体等关键问题作出合理解释,遂委托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介入,并通过邮寄《违法查处申请书》正式启动维权程序。

京云律师团队接案后,迅速展开证据收集工作。通过调取原告电费缴费单、房屋被拆前后对比照片及视频,结合社区出具的《证明》与《情况说明》,律师团队完整还原了原告长期居住使用涉案房屋的事实。同时,针对征收办“未实施强拆”的辩称,律师申请法院调取出警记录及执法记录仪视频,力求固定关键证据。这一系列行动为后续诉讼奠定了坚实基础。

律师风采

本案代理过程中,京云律师团队面临多重挑战。被告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拥有强大的法务资源,且案件涉及行政程序合法性认定,法律关系复杂。为突破困境,律师团队采取多维度策略:

一方面,通过行政程序施压。律师指导原告向征收办邮寄《违法查处申请书》,迫使对方作出书面回应,从而暴露其处理流程的随意性——《处理意见书》仅依据内部《工作记录》便草率结论,未进行实地调查或询问当事人,充分暴露行政不作为。

另一方面,精准设计诉讼策略。针对征收办“原告非被征收人”的辩称,律师以社区证明、缴费记录等证据,证明原告系房屋实际使用人,与强拆行为存在直接利害关系;针对“房屋非被告拆除”的谎言,律师援引《行政诉讼法》规定,指出征收办作为法定征收主体,若无法证明其他方实施强拆,则依法推定其为责任方。

庭审中,律师团队更以专业素养掌控节奏。面对被告提交的20余份证据,律师逐一质证,重点揭露其“封闭管理”说辞与断电事实的矛盾,并申请调取关键视频证据。

庭审过程

被告北京市某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在庭审中提出三点辩称:其一,涉案房屋所在区域因拆除4号楼需封闭管理,可能影响平房用电,但否认恶意断水断电;其二,原告并非被征收人,与强拆行为无法律利害关系;其三,房屋系“民事主体”拆除,与被告无关。

京云律师针对上述辩称逐层反驳。关于主体资格,律师指出原告提交的社区证明、电费缴费单等证据已形成完整证据链,足以证明其系房屋实际使用人,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关于强拆主体,律师强调涉案房屋位于征收范围内,被告作为法定征收部门,负有保护被征收人财产的法定职责,却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他主体实施强拆,依《行政诉讼法》应推定其为实施主体。关于程序违法性,律师揭露被告在未与原告达成补偿协议、未履行催告等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实施强拆,且作出《处理意见书》时未全面调查,构成行政违法。

律师进一步指出,被告以“封闭管理”为由解释断电行为,实则规避了《城市供水条例》《电力法》对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视频证据显示,房屋拆除前周边已设置围挡,断电行为与拆除施工存在直接关联,被告的辩解明显与事实不符。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提交的证据足以证明其系涉案房屋实际使用人,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被告作为征收部门,未能举证证明其他主体实施强拆,应推定为责任方;被告在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情况下拆除房屋,且作出《处理意见书》时未全面调查,构成行政违法。最终,法院判决确认被告作出的《处理意见书》违法,并确认其对涉案房屋的强制拆除行为违法,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

多户居民强拆案大反转!京云律师硬刚行政机关,法院重锤:强拆违法,补偿必赔!多户居民强拆案大反转!京云律师硬刚行政机关,法院重锤:强拆违法,补偿必赔!
  2025-07-07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029-169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