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1:00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法律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商品房

法律知识News Center

专业房产拆迁律师服务机构,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卖方毁约应对策略:从协商到诉讼的全流程指南
更新时间:2025-11-06

2025年,全国二手房买卖纠纷中,卖方违约占比达65%,主要源于房价上涨后反悔。某一线城市法院数据显示,卖方“一房二卖”案件中,仅30%的买方能获得差价赔偿。卖方毁约后,买方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

案例分析:主张差价损失获全额赔偿

2025年6月,北京购房者陈某与卖方周某签订购房合同,约定总价1200万元。签约后,周某因房价上涨将房屋以1500万元售予第三人,并办理过户手续。陈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差价损失300万元及中介费5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

周某“一房二卖”行为构成根本违约,导致陈某无法取得房屋;

参照评估机构出具的房价报告,2025年6月同地段房屋市场价为1500万元,差价损失300万元属实际损失;

中介费5万元为陈某的直接损失,应予赔偿。

最终,法院判决周某赔偿陈某差价损失300万元、中介费5万元,并支付违约金100万元(合同约定)。

法律解析:卖方违约的责任承担与救济路径

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及第584条,卖方违约需承担以下责任:

继续履行:若房屋未过户且无第三人权利障碍,买方可要求卖方按合同约定交付房屋并办理过户。

赔偿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如中介费、评估费)和可得利益损失(如房价差价)。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支付违约金:若合同约定违约金,买方可选择主张违约金或实际损失(择一高者)。例如,合同约定“卖方违约需支付总房款20%的违约金”,则违约金为240万元;若实际损失更高,可申请法院调增。

差价损失认定:

需通过评估报告或专家意见固定证据;

法院通常以违约时点与合理售房时点(如起诉后3个月)的市场价差为准。

实务建议:三招锁定胜诉关键

1、合同条款设计:

明确违约责任(如“卖方违约需支付总房款20%的违约金”);

约定差价损失计算方式(如“以违约时点评估价与合同价的差额为准”);

增加“网签锁定”条款,防止卖方“一房二卖”。

2、证据固定:

签约后立即办理网签备案;

保留与卖方的沟通记录(如微信、邮件);

委托评估机构出具房价报告(起诉前3个月内)。

3、诉讼策略:

同步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卖方名下其他房产或银行账户;

主张“惩罚性赔偿”,若卖方恶意违约(如虚构房源、伪造证件),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要求三倍赔偿。

  2025-11-06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029-169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