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1:00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法律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事

法律知识News Center

专业房产拆迁律师服务机构,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

无人继承遗产如何处理?国家这样规定,你知道吗?
更新时间:2025-07-29

随着人口流动加剧,孤寡老人遗产无人继承现象日益增多。苏州太仓市顾氏三兄弟照顾聋哑老人杨启本直至去世的案例,引发对无人继承遗产处理程序的关注。

典型案例: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司法实践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中,顾某甲等三人申请指定太仓市民政局为遗产管理人获法院支持。该案关键点:

被继承人杨启本无任何法定继承人

申请人虽无法定扶养义务,但实际照顾达8年之久

法院认定其符合《民法典》第1131条"可以分给适当遗产"情形

遗产处理流程:

民政部门接管遗产后清点资产(房产、存款等)

公示期满后依法变卖房产

所得资金扣除必要费用后上缴国库

对实际扶养人给予适当补偿(本案中分得9万元)

最新法律规范与处理流程

《民法典》第1160条明确规定: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

用于公益事业(如教育、医疗、养老等)

实际扶养人可分给适当遗产,但不得影响国家取得遗产的主要部分

遗产管理人职责(第1147条):

清理遗产并制作清单

处理债权债务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损毁

实施与管理遗产相关的必要行为

实务操作指引

1、民政部门接管程序:

发布公告寻找继承人(公示期60日)

委托专业机构评估遗产价值

制定遗产分配方案

2、实际扶养人申请补偿需提交:

扶养行为证明(如医疗陪护记录)

费用支出凭证

社区或医疗机构证明

3、遗产用途监督:

财政部门设立专项基金

审计部门定期检查

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法律价值与社会意义

1、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兼顾实际扶养人的合法权益

2、公益优先原则:确保遗产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

3、程序正义原则:通过遗产管理人制度防止遗产流失

该制度设计既传承了"老有所终"的传统美德,又通过法定程序将遗产转化为社会财富,体现了法律对道德伦理的尊重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2025-07-29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029-169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