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房产拆迁律师服务机构,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
“租客转租获利,房东却无权追回?”——这看似“合理”的行为,实则可能侵犯房东权益。根据《民法典》及司法实践,租客未经同意转租,房东有权依法维权。本文结合法律条文与案例,揭秘转租陷阱,教你如何合法维权!
未经同意转租的可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条规定: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造成租赁物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这一条款赋予了业主在发现擅自转租情况时的合同解除权。无论原租赁合同中是否明确禁止转租,业主都可以依据此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2025年9月15日起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对业主权益的保护,明确规定租赁双方应当使用实名签订合同,并在30日内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业主维权四步法
第一步:合同审查——锁定“致命条款”
根据《民法典》第716条: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行动指南:
立即翻出租赁合同,重点检查以下条款:
▶ 是否明确约定“转租需业主书面同意”?
▶ 是否约定“业主有权在发现转租后X日内解除合同”?
▶ 是否约定“转租期间业主不承担次承租人造成的损失”?
若合同未明确禁止转租,需结合《民法典》第718条补救:
“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但是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出租人同意转租。”
案例:2025年杭州余杭区法院判决,业主因在发现转租后8个月才起诉,被认定“默认同意转租”,驳回解除合同请求。
第二步:证据收集——让租客“无处遁形”
关键证据清单:
转租事实证据:
• 次承租人支付的租金转账记录(显示收款方为租客);
• 转租合同复印件(若能获取);
• 次承租人居住证明(如物业费缴纳记录、邻居证言)。
损失证据:
• 房屋损坏照片/视频(需显示时间、地点);
• 第三方维修报价单(如墙面修复、电路改造费用);
• 租金差价计算表(对比市场价与转租价)。
实操技巧:
▶ 通过“物业费代缴”获取次承租人信息;
▶ 联合物业以“安全检查”名义进入房屋取证;
▶ 委托律师向次承租人发送《律师函》,要求其提供转租合同。
第三步:协商与调解——低成本解决纠纷
谈判策略:
以“解除合同+赔偿”为核心诉求:
要求租客立即搬离,并支付违约金(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可主张1-3个月租金);
要求租客赔偿房屋修复费、空置期租金损失。
引入第三方调解:
向房屋所在地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协议可申请法院司法确认,具有强制执行力。
案例:2025年广州天河区业主陈某通过调解,成功让租客放弃押金,并赔偿2万元房屋修复费,全程仅耗时15天。
第四步:法律诉讼——终极武器如何使用?
起诉条件:
合同明确禁止转租,或业主在6个月内提出异议;
租客拒绝协商或调解失败。
诉讼请求设计:
• 解除租赁合同;
• 租客返还房屋;
• 租客赔偿损失(租金差价、修复费、律师费等);
• 次承租人腾退房屋(若业主选择直接起诉次承租人)。
法院判决倾向:
2025年北京朝阳区法院统计,业主胜诉率达89%,平均获赔金额为租金差价的1.8倍+房屋修复费的100%。
风险提示:
避免自行换锁、断水断电等“自力救济”行为,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诉讼时效为3年,自知道转租事实之日起计算。
特殊情形
尽管法律原则上禁止擅自转租,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转租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有效:
业主知道但未反对:业主知道或应当知道转租行为后,在合理期限内未提出异议的,可能被视为默认同意
紧急情况:因突发事件(如重大疾病、意外事故)需要转租,且客观上无法及时通知业主的
轻微转租:转租部分房屋且未实质性影响业主权益的(如租客临时让朋友借住少量天数)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例外情况适用条件严格,不应视为对擅自转租行为的鼓励。
预防策略
1、明确转租条款: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是否允许转租以及转租的条件和程序。
2、约定高额违约金:针对擅自转租行为设定明确的违约金计算方式,起到震慑作用。
3、定期巡查权:在合同中约定业主有权定期巡查房屋,但应明确提前通知时间和方式。
4、备案登记:按照《住房租赁条例》要求,及时办理租赁合同备案手续,便于政府部门监管。
5、租客筛选:出租前仔细核查租客身份、工作情况和租赁历史,选择信用良好的租客。
下一篇 :返回列表